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评论
编号:10377865
中医教育改革四个问题待解决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34期
     如何改变中医教育现状,提高中医教育的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严肃而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当务之急,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改革教育体系,固本浚源。要提高中医的教育质量,必须首先克服其先天不足的问题。要从中小学生开始,抓中医的教育。要把中医的最基础知识及简单道理写进中小学的课本里,写进电视的科普栏目中。要使中医知识成为国人皆有所了解的科学知识。陌生意味着疏远,熟悉预示着亲近。懂中医的人多了,看中医的就会多;看中医的多了,学中医的才会多:学中医的人多了,精通中医的人才会多。这是中医教育加强基础的举措。除此以外,搞两年半的中医教育,去培养高水平中医人才的路子,不能再走下去了。我们必须明白:因为时间和精力所限,学了西医,未必同时学中医。同时,学中医的人,也不应该强求学许多西医。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内容的问题,而是要让国人明白,除了西方科学以外,古老的文明古国,至今还存在着一门独特的东方科学。我们不能坐等西方人发现了中医的巨大、宝贵价值并挖掘出许多“宝”以后,才去重视她。在科学领域,我们不仅要当西方人的学生,也要当排头兵,还要当开拓者。只要我们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尽力地扬其长,我们可以在某些方面领世界科技之风骚。
, 百拇医药
    2.同等对待中西医,政策到位。我们早就提出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政策,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不能说都已经到位。譬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医院的假条必须是西医的诊断,中医的诊断则不能作为准假的依据。即使现在,中医医院的病历书写必须要有西医诊断,而西医的病历从未要求过中医诊断。西医院校的学生所学中医很少,而中医院校的学生所学西医很多。事实上,在医保、法医、危重病人抢救等许多方面,让人感觉到中医远没有西医那样具有充分的法律地位。如果说中医在危急重症的治疗方面在逐渐退步的话,除医术以外,畏惧法律纠纷,缺乏法律保障,因而退避三舍,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反过来,这种退避,又造成了中医医术的退步。如果我们的中医政策到位了,国人从心里感到中医也和西医一样了,那么,喜爱学中医、喜爱看中医的人也就会增多。这样,中医的教育也就有了厚实的基础。

    3.改革教育方法,土洋结合。如果我们把现代的科班教学称之为“洋”的话,那么,传统的师承教学可叫做“土”。而土法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它有实践的优势。学生通过跟师,直接接触病人及参与医疗过程,既增加学习的兴趣,便于增强专业思想,又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理性的真知。从而增强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其次,它具有直观优势。许多刚接触中医的人,认为它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因而不易入门。当跟师临床以后,中医的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实实在在,生动具体了。这样的方法,既便于学,又便于水平的提高。再次,它具有知识的整体联系性。因而可相对缩短学习期。现在我们学习中医,用得是分析(分解)式:中医基础、中药、方剂、诊断等等,而在跟师临床的过程中,从医理到诊断,从方剂到药物,前后贯通,浑然一体,易学易懂,生动活泼,这是中医教育的一个捷径,也是久经历史考验的一个有效方法。
, 百拇医药
    4.完善人才评价及考核体系,重能务实。所谓能,即本人的实际能力;所谓实,即本人的实际水平。要考查这些“实”的东西,不要考查那些形式上的“虚”的东西。从职称的晋升到学生的毕业,从教师的聘任到学位的授予,都应该以能力为尺度,向实际本领回归。在教材方面,审查现有课程,淘汰空洞的、西化的中医教材,从中医基础课程到中医临床课程,都要由精通中医临床的教师编写,让中医的教学更贴近临床,学习后更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考查方面,重视考查学生对经典的掌握和实际能力、临床本领。在教师方面,要提倡教师上临床,在时间上,为其创造条件;在考核上,为其打分。中医基础教师担任教学以前,必须有一定年限的临床实践;中医临床课程,应力求让富有临床经验的教师担任。总之,要让中医的考核像指挥棒一样,将中医引向正确的方向。

    我们已经有了近五十年的中医教育实践,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如果我们能够对其进行认真地总结,汲取经验,纠正错误,弥补不足。那么,我们的中医教育一定能够迎来硕果累累的明天。, http://www.100md.com(张德英 龚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