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热点话题 > 《实用社区医师手册》
编号:11134893
皮肤病1(15)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26日 《实用社区医师手册》
     十五、麻风

    【病因及分类】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周围神经,也可侵犯内脏,晚期常引起畸形或残废。麻风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鼻黏膜是排菌的主要途径。麻风杆菌通过飞沫经健康人呼吸道或破损的皮肤黏膜而传染。由于人类对麻风杆菌具有较强的自然免疫力,因此发病率很低。潜伏期3个月~10年,潜伏期长短及临床类型与机体免疫力有关。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免疫光谱五级分类法:两端分别为结核样型(TT)和瘤型(LL),中间为中间界限类(BB)以及界限类偏结核样型(BT)和界限类偏瘤型(BL),早期麻风为未定类型(I)。

    【诊断要点】

    1感觉障碍皮损处感觉麻木,先为冷热觉,后为痛触觉减退或消失。以结核样型出现早且明显。

    2神经粗大受累神经肿胀粗大,好侵犯尺神经、耳大神经、腓总神经等。结核样型较为明显,可呈结节状或条索状,不对称;瘤型则较软,多对称;中间界限类介于两者型之间。

    3皮肤损害结核样型多为1~3处减色斑或淡红斑,边界清楚并微隆,表面干燥脱屑,毳毛脱落,无汗;皮损查菌0~1+;麻风菌素试验强阳性。瘤型皮疹数目多,分布广泛对称,常为弥漫性、浸润性斑块或结节,边界不清,油亮光滑,红黄色或棕黄色,面部呈狮面样;眉毛从末端向内脱落;鼻中隔穿孔致鼻梁塌陷;皮损查菌5~6+;麻风菌素试验阴性。界限类皮损数目、形态、皮损查菌数及麻风菌素试验介于两者型之间。

    4内脏损害主要见于瘤型麻风。肝脾肿大,睾丸、卵巢萎缩,失明等。麻风的诊断标准:①典型皮损伴感觉障碍;②周围神经肿大,功能障碍;③皮损涂片查菌阳性;④组织病理有特异性改变和(或)查到麻风杆菌。以上至少有2项可确诊。

    【治疗】目前采用WHO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多菌型麻风(LL、BL、BB):利福平600mg,每月1次,看服;氯苯吩嗪300mg,每月1次,看服,每日50mg,自服;氨苯砜100mg,每日1次,自服,疗程2年。少菌型麻风(TT、BT、I):利福平600mg,每月1次,看服;氨苯砜每日100mg,自服,疗程6个月。,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