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
编号:13106738
青少年现实和网络情境下自我表露的比较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7期
     〔摘要〕从现实自我表露到网络自我表露,心理学研究者在此领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出生在网络高度普及化的当代青少年而言,网络不仅是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深深影响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状态,拓展了他们自我表露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现实自我表露;网络自我表露;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7-0004-05

    一、国内外青少年现实和网络情境下自我表露的研究现状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最早由 Jourard和Lasakow[1]提出,在《透明的自我》(The Transparent Self)一书中,Jourard[2]界定了自我表露的概念:个体将有关自己的信息,如秘密、想法和感受等告知目标人的过程。此后国内外学者纷纷对自我表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 百拇医药
    查阅国外文献发现,自我表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领域,包括表露主题、表露功能及影响自我表露的各种因素,如人格特质、性别、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丰富更新了自我表露的概念界定、类型和测量方法。

    国内的研究和国外相比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研究对象的单一性,以“自我表露”为篇名搜索,发现1995年到2004年的157条结果中,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有55篇,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有34篇;第二,涉及领域的狭窄性,教育92篇,咨询7篇,医疗4篇;第三,缺乏对影响自我表露的激励和抑制模型的建构;第四,网络自我表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视,相关文献有28篇,其中涉及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比较的有3篇。网络自我表露与现实自我表露最大区别有两点:是匿名性和视觉线索缺失。

    二、现实/网络自我表露概念的界定

    心理学家Jourard [2]首次提出自我表露概念,他认为自我表露是将关于自己的信息(包括私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觉等)真诚地与他人分享的过程。
, 百拇医药
    在信息时代,网络是人与人沟通的新媒介,人们通过网络互动会加强现实人际关系,网络自我表露是传统人际互动中自我表露的补充和延伸。从自我表露的目的来说,网络自我表露是让他人了解自己,在信息输出和反馈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的网络行为 [3]。

    就概念的角度而言,现实自我表露和网络自我表露二者在本质上并无明显差异,都是个体把有关自己的信息透露给目标人的过程,但是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匿名性、视觉线索缺失和去个性化)使网络自我表露在数量、深度以及影响因素上表现出不同于现实自我表露的特点。

    三、现实/网络自我表露的评价

    国内外测量自我表露的方法有自我报告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其中自我报告法(访谈法、问卷法)在研究中使用得最多。

    Howe,Assee和Bukowski 等[4]使用半结构访谈法对青少年早期兄弟姐妹的自我表露状况进行研究。李林英[5]运用访谈法总结出影响自我表露的因素,包括:沟通双方的个人特质、表露的内容、双方的关系、后果评估以及表露情境等。张咪[6]使用深度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微博中大学生的自我表露以及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
, 百拇医药
    国外自我表露问卷早期的开发者主要有Jourard[2],Chelune[7],Miller、Berg和Archer[8]。Jourard的自我表露问卷(Self-Disclosure Questionnaire,JSDQ)主要是研究自我表露的内容和目标人。1976年,Chelune[7]基于自我表露适宜性(disclosure flexibility)这一概念编制了自我表露情境问卷(Self-Disclosure Situation Survey,SDSS),要求被试想象自己在特殊的情境下对特定对象的表露意愿程度。把个体辨别不同的情境进行适宜表露的能力作为考察变量,自我表露的研究开始从内发论进入互动论阶段。1983年,Miller、Berg和Archer[8]编制了用于调查青少年自我表露的自我表露指数量表(Self-Disclosure Index,SDI)。國内研究自我表露的问卷大都采用李林英、陈会昌[9]修订的JSDQ的中文版,该JSDQ的修订版本针对不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项目进行了调整与测量,具有可接受的效标关联效度,并得到了广泛应用。除此之外,邹泓和蒋索[10]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编制了《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
, 百拇医药
    在网络自我表露的测量工具上,很多研究者采用了与现实自我表露相同的题目,只是在自我表露的前面加上“在网络情境下”。如聂丽萍[11]编制的《大学生网络聊天中自我表露问卷》,于明璐[12]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与现实自我表露量表》,杨芳琳[13]编制的《青少年网络自我表露问卷》,郑晓燕[14]编制的《社交网站自我表露问卷》。

    四、现实/网络自我表露的理论解释

    随着对自我表露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从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的差异。

    第一,去个性化的社会认同理论(SIDE)。

    去个性化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自我认同包含两个部分,即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个体认同是指个体独一无二的特征,社会认同包含了个体所属的群体(如家庭、朋友群体、工作群体),该理论认为网络环境中个性化线索的缺乏削弱了人们对参与社会互动的人与人之间不同之处的感知,降低了个体认同的作用,社会认同的地位就突现出来,驱使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表露更大程度上遵从网络空间或特定沟通群体的既定规范[15]。在去个性化对自我表露的影响上,SIDE认为自我表露具有情境特定性(context-specific),每种交往媒介都有其特殊性,影响着自我表露的规范与准则,所以与现实环境相比,网络并不能作为预测表露频率、广度和深度的先行因素 [16]。, 百拇医药(林小丽)
1 2 3 4 5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