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73486
道家人格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作用(5)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1期
     尽管研究一和研究二均发现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的多个维度间相关显著,这为道家人格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提供了初步的支持。但研究一与研究二从方法学上来讲,均是相关性质的研究,无法为提供因果解释和说明,其结论也就只能为提供初步的支持。弥补此不足的研究三,遵循严格的心理学实验范式,其结果为道家人格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提供进一步的因果性质的解释。不但如此,研究还初步发现儒家人格也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

    在老子看来,人、天、地、道均秉承“自然无为”的核心特质,人之生死也是自然之事,老子认为与“天道”合一中,人能够超越对死亡的执著和恐惧。而庄子提出“齐生死”的观点,更是进一步消解了由死亡带来的焦虑。庄子讲:“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认为“生也者,死之徒,死也者,生之徒”、“死生为昼夜”,其追求一种“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境界,要求人们能够顺任自然“安时而处顺…‘奈何不可而安之若命”。这一由对“道”的领悟而得到的有关人之生死的智慧,令“得道者”能够既不漠视生命的价值,也不过于执著于人之生死,而是由对生命真谛、人生价值及人之生死的认识中,坦然、坦荡而平静地面对生死、超脱生死而终至精神自由之境,这样一种齐生死的生死之道也就自然能够化解人的生死之结,起到消解死亡焦虑的作用。而源自道家老庄经典的道家人格词汇,其与道家有关“道”及以“道”来体认生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体系,同样也就会具有对抗、化解或消解死亡焦虑的功效。由选自对典型儒者进行描述的儒家人格词汇的研究结果来看,儒家思想中向死而生的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似乎也具有消解死亡焦虑的作用(唐明燕,2010)。在儒家看来,人固有一死,死对于个人无甚大的意义,只有有益于理想的实现、有益于国家、人民和历史使命时,生死才会有意义。正所谓“世俗以形骸为生死,圣贤以道德为生死。赫赫与日月争光,生固生也,死亦生也。碌碌与草同腐,死固死也,生亦死也。”(《摄生》)由此可见,儒家之处理死亡问题,就在于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就在于创造人生的价值,就在好好地活着,做出有意义的事来,其通过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理想而在肉体的死亡中,最终达成“青史留名”、“身虽死,但精神长生”的愿望。另外,儒家也建构了一套有关族类不朽——种族永恒延续的观念,以对抗死亡意识的巨大威胁,并借由“孝”的观念实现个体生命向族类生命的转化,从而超越了死亡而求得了个体生命的永生(李文倩,2007)。

    尽管儒家和道家人格均有对抗死亡焦虑的功能,但其方式是不同的。道家秉持一种自然“齐生死”的“天道”论,其对死亡焦虑的对抗作用侧重于领悟和思维领域,儒家则通过个体理想的实现及种族的延续来求得由死向生的转化。但由此而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儒家人格和道家人格各自在对抗死亡焦虑中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面对死亡时,个体是变得更加积极有为,并在思维上更加明了生死自然流变的规律,还是采取消极无为的应对之策,并在认识上执著于死亡及其带来的焦虑而不得脱呢?或者,在执著于死亡时变得更为积极有为?或者认识上明了生死之自然规律时变得更为消沉呢?就现实的观察来看,当面临死亡问题时,有些人似乎变得更加汲汲于自己的事业而不得拔,显现出明显的儒家刚进进取、积极有为的色调和典型的儒家人格特征,并力图以“青史留名”来缓解对死亡的焦虑,但有些人慢慢松懈了下来,不再执著于已、物、人和事,而是顺任生死的自然变化之道,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道家“自然无为”的色彩和道家人格的典型特征。

    在纳入道家人格各维度及其高阶因素后,协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除启动在道家人格个别维度上仍显著外,人格词汇的性质及其与启动的交互作用在道家人格各个维度上都不再显著。这表明道家人格是对不同性质词汇的反应时产生影响的重要变量。尽管研究三中每组仅11名被试,但从效应值来看,本研究得到的在启动条件下,道家词汇反应和儒家词汇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汇反应时的结果是可靠的。但因统计的需要,本研究只选取了女大学生,因此在外部效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采用先测道家人格或儒家人格,再抽取道家人格或儒家人格得分高低者,选择不同组的被试,将被试在性别上平衡后,再考查道家人格、儒家人格、启动与否及不同性质词汇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可能作用。而有关儒道人格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则需要借助于若干质性研究。 (涂阳军 郭永玉)
上一页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