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313061
双重缺陷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和阅读能力研究(4)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3期
     对以上结果可做如下解释:

    首先,在儿童听觉言语的习得中,语音意识能力缺陷,意味着难以对音位进行准确的切分和操作,因此影响亚词汇语音表征的建立(Beaton,2004;Snowling,2000;Ramus&Szenkovits,2008),使得这些语音表征薄弱、不稳定且模糊不清(Blomert&Mitterer,2004;Perfetti&Hart,2001;Swan&Goswami,1997)。当儿童开始学习阅读时,需要将正字法知识经由语音的中介作用通达语义(Goswami et al,2011),在此过程中,儿童将逐步认识由字形到语音的转换规律,但低效的亚词汇语音表征,阻碍儿童建立形音转换规律,使其不能有效识别字词(Griffiths&Snowling,2002;Perfetti,1985),进而导致阅读能力发展滞后。

    其次,作为语音加工的一部分,RAN测量的是从长时记忆中快速通达和提取语音信息的能力(Torgesen et al,1997),该过程包括快速视觉符号识别、语音加工、词汇提取速度、发音速度等成分(薛锦,舒华,2008),各成分对于准确度和速度均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与阅读过程是一致的(Bowers&Swanson,1991),因此,RAN是一个微观的阅读加工过程(Norton&Wolf 2012)。研究也证实,在RAN任务中的表现可以预测阅读成绩(Felton,Naylor,&Wood,1990;Liao et al,2015)。RAN能力缺陷,意味着语音信息提取受损,因而阅读准确性和速度均大幅降低。

    最后,双重缺陷理论认为,语音意识缺陷和RAN缺陷所引起的阅读障碍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该缺陷本身的严重程度,第二,是否存在其他可供补偿的认知能力。单纯的语音缺陷者具有相对正常的RAN技能,而单纯的RAN缺陷者有较好的语音技能,在阅读时可以互加利用,从而为损伤的认知功能提供补偿。然而,双重缺陷者却缺少可用于补偿的资源,因此其阅读损伤更为严重。这种损伤还可能累及其他更为广泛的认知功能,如刘文理等(2006)发现,双重缺陷的DD儿童在更多认知领域,如语义知识、视觉技能及加工等方面,也表现出缺陷。

    4.3对干预训练的启示

    本研究的結果可以为DD儿童的干预训练提供一些启示。研究发现,对阅读障碍儿童进行语音训练,可以显著影响语音加工的技能,进而影响阅读能力的发展(彭虹,舒华,2007)。因此,在进行干预训练时,尤其是对于具有语音意识和RAN双重缺陷的DD儿童,可采取语音训练的方法,针对汉语的特点,在语音意识方面,采取单独语音单元的训练,如对汉语声母、韵母、声调的识别,对音位的切分及操作能力等;在词汇提取速度(RAN)上,加强对简单的数字、颜色、物体进行快速命名的能力;在训练形式上,可采取口头语音训练与字母知识、书面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更为全面的综合训练。

    5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语音意识缺陷和RAN缺陷的DD儿童,(1)在言语工作记忆、词汇和句子阅读流畅性和阅读理解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发展滞后;(2)在句子阅读准确性上存在病理性缺陷。 (谭珂 马杰 连坤予 郭志英 白学军)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