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8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313545
双重缺陷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和阅读能力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第3期
     摘要選取语音意识和快速自动命名双重缺陷的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探讨其言语工作记忆和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实验选取双重缺陷的发展性阅读障碍(DD)、年龄匹配(CA)和能力匹配(RL)三组儿童各25名,要求他们完成言语工作记忆(数字广度、汉字广度)和阅读(一分钟词汇阅读、三分钟句子阅读)任务。结果发现,DD儿童的数字倒背位数、一分钟读词数、三分钟读过字数和句子理解正确率均显著低于CA儿童,而与RL儿童差异不显著;DD儿童的句子阅读正确率显著低于CA、RL儿童。表明双重缺陷DD儿童在言语工作记忆和阅读能力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发展滞后和缺陷。

    关键词发展性阅读障碍,双重缺陷,工作记忆,阅读能力。

    1问题提出

    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dyslexia,DD)指个体不存在可见的脑损伤、精神障碍和视力缺损,智力和受教育程度与同龄人相当,却难以对文字进行准确的识别、拼写和解码(Lyon,Shaywitz,&Shaywitz,2003)。

    研究发现,语音加工方面的缺陷可能是导致DD的原因(Ramus&Szenkovits,2008),主要表现为语音意识缺陷和快速自动命名缺陷(Wolf&Bowers,1999)。

    语音意识缺陷指无法对言语的语音结构(如音位、音节)进行有效的感知和操作(如切分、归类)(Swan&Goswami,1997;毛荣建,刘翔平,2009)。研究发现,DD儿童在押韵判断(从一组词中选出首音或尾韵不同者)(Bradley&Bryant,1978)、音节删除和音位删除(Carts,Adlof Hogan&Weismer,2005;Kovelman et al,2012;Ho,Law,&Ng,2000)、声母、韵母和声调分辨(孟祥芝,舒华,周晓林,2000)等任务中的成绩显著差于匹配组儿童。

    快速自动命名(rapidautomatizednaming,RAN)缺陷,是一种语音信息提取能力的缺陷(Torgesen,Wagner,&Rashotte,1997),指在对一系列熟悉的视觉刺激(如数字、字母、颜色和物体)进行快速命名时,DD被试的命名时间显著长、命名正确率显著低(Norton&WolC 2012)。如,DD儿童在数字、颜色RAN任务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显著长于、低于匹配组儿童(Denckda&Rudel,1976;Wolf&Bowers,1999;黄旭等,2007;熊建萍,闫国利,2014)。

    Wolf等(2002)对144名二、三年级DD儿童进行语音意识和RAN测验,发现60%的DD儿童同时存在两种缺陷。Wolf和Bowers(1999)据此提出“双重缺陷假说”,认为语音意识缺陷和RAN缺陷独立地对DD读者的认知和阅读能力产生影响,二者同时存在时,其影响比单一缺陷更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单纯语音意识缺陷者在单词解码、阅读理解(Wolf&Bowers,1999)、言语工作记忆(Swanson&Siegel,2001)中的成绩显著差于匹配组。单纯RAN缺陷则与言语工作记忆无关(Bowers,Steffy,&Tate,1988;Wagner,Torgesen,Laughon,Simmons,&Rashotte,1993;Siegel&Ryan,1 989),而主要影响阅读流畅性(Norton&Wolf 2012)和阅读理解(Wolf&Bowers,1999)。双重缺陷者则在记忆和阅读的各项测验中成绩均最差,其表现差于只存在任一单一缺陷的DD读者(Wolf&Bowers,1999;刘文理,刘翔平,张婧乔,2006)。

    汉语研究中,刘文理等(2006)通过声韵调辨别、数字RAN等测验发现21%的汉语DD儿童存在双重缺陷。然而,针对汉语双重缺陷DD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和阅读能力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的研究发现DD儿童在言语工作记忆、阅读成绩上(如so&Siegel,1997;邹艳春,2003;张婵,盖笑松,2013)均显著差于匹配组,但这类研究没有对DD儿童进行再分类。有的研究虽然对被试进行了分类,但考察内容不完善,如Ho,Chan,Tsang和Lee(2002),Ho,Chan,Lee,Tsang和Luan(2004)对双重缺陷者的语音记忆进行研究,发现其成绩差于匹配组。刘文理等(2006)对双重缺陷者的形声字识别准确性进行考察,发现双重缺陷儿童的识别准确性最差。

    那么,存在语音意识和RAN双重缺陷的汉语DD儿童,其言语工作记忆和阅读能力是怎样的?参考前人研究,本研究利用经典的言语复述任务(包括数字广度、汉字广度)考察言语工作记忆(Swanson&Siegel,2001);通过词汇、句子阅读任务,以阅读流畅性、准确性(Cheng et al,2017;张婵,盖笑松,2013)和阅读理解(Lundberg,2002)为指标,考察阅读能力。根据双重缺陷假说,语音意识主要对言语工作记忆构成影响,RAN主要影响阅读流畅性和准确性,二者共同对阅读理解造成影响,因此我们推测:双重缺陷的DD儿童在上述任务中的成绩均显著差于匹配组儿童。

    2方法

    2.1被试筛选

    2.1.1工具及施测方法

    参考前人研究(吴思娜,舒华,王或,2004;Shu,McBride-Chang,Wu,&Liu,2006;Zhao,Qian,Bi,&Coltheart,2014)进行测验。

    首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以下测验:(1)识字量:采用《小学生汉字识字量测试》(王孝玲,陶保平,1996),信、效度均为0.98;(2)智力:采用《联合瑞文推理测验修订版》(王栋,钱明,1997),重测信度0.93,效标关联效度0.73;(3)正字法意识:采用Shu等人(2006)的材料,要求儿童判断哪些是遵循正字法规则的假字,哪些是违反正字法规则的非字;(4)音节辨别:引用邹艳春(2003)的材料,要求儿童判断每次听到的两个词中,是否有相同音节的字,如爬山衬衫;(5)声母/韵母庐调辨别:采用王敬欣、杨洪艳和田静(2010)的材料,分为声母、韵母、声调辨别三部分,要求儿童判断每次听到的四个字中,哪一个字的声母,韵母庐调与其他三个字不同。 (谭珂 马杰 连坤予 郭志英 白学军)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