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风湿类风湿病治疗 > 正文
编号:12307111
风湿病的中医研究现状与展望.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52kb)。

    风湿病的中医研究现状与展望

    风湿病是一类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累及骨、关节、肌肉、皮肤、血管等组织的疾病之总称。其包括范围甚广,相似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痛风、皮肌炎、动脉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骨质增生症、骨质疏松症以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内经》早就将以上疾病归为一类,属痹病范畴,亦称风湿病。"风湿病"一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汉书·艺文志·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注为:"痹,风湿之病"。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多处论述了风湿病的症状和治疗。如在《痉湿暍病篇》曰:"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后世医加也有将痹病称为风湿病者。医学发展至今,中西医对这类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接近和统一。

    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痹病专业委员会(即全国中医风湿病学会的前身)近年来举行了7次全国性专题学术研讨会,交流经验,组织协作,深入科研,使痹病的诊断、治疗和科研工作,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并对本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了修订,专家们还研制了痹病系列中成药(寒湿痹冲剂、湿热痹冲剂、尪痹冲剂、寒热错杂痹冲剂、瘀血痹冲剂),这些新药已由本溪第三制药厂批量生产,经过近10年的临床推广应用,证明疗效可靠,安全无毒,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药物;其他如益肾蠲痹丸、昆明山海棠、雷公藤制剂、风湿安、腰痛宁胶囊、消尔痛酊、狗骨胶注射液、风湿药液、外用药膏(如雷公藤、祖师麻)等新药也已批准投产。由该学会和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主编,全国几十名专家参加编写的《痹病论治学》、李济仁等编著的《痹证通论》、李志铭编著的《痹证论》、娄玉钤主编的《中国痹病大全》等专著已相继出版,这无疑对痹病的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对风湿病的中医药研究报道很多,现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作一介绍。

    临床研究

    随着对风湿病的深入研究,在已往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除强调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外邪说外,许多医家重视正气虚弱、卫表不固、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等在本病发病中之作用。如谢海州报道本病先因脾胃虚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复感外邪,内外相合,才成本病。朱良春认为,先有阳虚,病邪遂乘虚踞经隧,气血被阻,壅滞经脉,深入骨髓,胶着不去,痰瘀互结,凝滞经脉而成顽痹。焦树德认为,肾虚寒邪入骨,复感三邪,内舍肝肾而致本病。王承德认为,本病由外邪引起者不少,然风、寒、湿、热、痰浊、瘀血由内而生,如阳虚生寒,阴虚生热,血虚生风,脾虚生湿,久为痰浊,气虚生瘀,风、寒、湿、热、痰浊、瘀血从内而生,阻闭经络,留滞关节,痹病乃作。汪明忠对786例类风关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其原因不明的占39.9%,受寒湿者19.5%,产后发病者占9.5%,余与家族史、外伤、感冒、感染、劳累有关。辨证分型,风热型占34.5%,血瘀型占32.8%,湿热型占12.8%,虚寒型占19.8%。陈之才对200例类风关诱因进行了调查,受寒冷致病者66例,受潮湿致病者33例,外伤致病者27例,产后14例,无明显诱因者63例,还观察到辛劳、荣卫不足、气血亏损、肝肾虚弱复感风寒湿冷诱发本病者占47%。调查的结果表明,本病多由正气不足,复感外邪,内外相合所致。

    对风湿类疾病的治疗目前仍以辨证治疗为主,有以专病用专方再辨证加药,也有用验方单味药者,还有采取药浴、针灸、按摩、药棒、磁疗、蜡疗、水疗、激光、音乐脉冲电疗、气功等多种治法者,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以下就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硬皮病、皮肤炎等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将类风关称为"白虎历节"、"痛风"、"骨痹"、"顽痹"、"尪痹"等。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国内外疑难课题,目前仍无很理想的治疗手段和药物。

    类风关辨证多属本虚标实。本虚宜补益,标实宜祛邪,多采用标本同治。朱良春以蠲痹六虫汤(全蝎、蜈蚣、蜣螂、蕲蛇、蟄虫、蜂房等)为基本方,再辨证加药,治疗157例,取得较好效果。焦树德报道以补肾祛寒治尪痹为主,再辨证加药,治疗本病,效果较满意。王为兰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稳定缓解期两类。对急性发作期热胜型,治以清热解毒,通络化瘀,搜剔经络;寒胜型,治以温补散寒,通络化瘀,搜剔经络。稳定缓解期,治以强肾壮骨养血舒经,祛痰化瘀,搜剔经络,取得较满意的疗效。谢海洲以扶正培本法为主治疗类风关60例,临床治愈6例,显著好转28例,好转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严碧玉报道治疗老年类风关急性期用复方雷公藤Ⅰ号(雷公藤、黄柏、苍术等制成片剂);慢性期用雷公藤Ⅱ号(雷公藤、细辛、桂枝、牛膝、秦艽、黄精、山药、鹿角霜等制成水丸),共治疗104例,结果:缓解15例,显效43例,好转38例,无效8例。聂志伟用风湿灵片(雷公藤、黄芪、鹿角胶、秦艽、附子、细辛、蜂房、鸡血藤等)治疗类风关215例,对照组用布洛芬,总有效率分别为91.2%、63.3%,两组有显著差异。吴志成以蚂蚁为主辨证治疗类风关,基本方用玄驹类风湿散(蚂蚁50%,老鹳草、穿山龙、白术、七叶一枝花各10%,炮山甲、三七各5%。每次5g,日3次),晚期患者用类风湿灵2号(蚂蚁50%,仙茅、炮山甲、牛膝、白花蛇各10%。全蝎、蜈蚣各5%。每丸0.3g,3-5丸每次,日3次),中晚期湿重和寒重者用类风湿灵3号(蚂蚁50%,白花蛇、制川乌、制草乌、三七、甘遂各10%。每丸0.3g,每次2丸,日3次),结果表明早期能治愈,中期可控制,晚期能缓解症状。李学增用三土汤(土茯苓、土贝母、银花、蒲公英、赤勺、川芎、王不留行、生地、补骨脂、全蝎、蜈蚣、生苡仁)治疗活动性类风关,总有效率为90.4%。周林宽用五藤汤(青风藤、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雷公藤、蕲蛇、白芥子、蜈蚣、淫羊藿、当归、鸡血藤、生黄芪)治疗类风关101例。临床治愈21例,显效53例,好转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1%。李文芳用养阴清热祛湿汤(半枝莲、草河车、白花蛇舌草、白癣皮、土茯苓、防己、白芍、生地、桑枝、银藤、生甘草、桂枝、川乌)辨证加减治疗60例类风关,近期治愈5例,显效19例,好转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类风湿因子转阴率为63%。熊常平用复方粉背雷公藤汤(粉背雷公藤30g、鸡血藤10g,文火煎3-4小时)治疗类风关120例,临床近愈54例,显效49例,好转14例,无效3例。王德明用蝮蛇抗栓酶2-3支加10%葡萄糖500ml静滴,日一次,并辨证服中药,共治疗类风关20例,均获临床治愈。刘谋升用三龙历节方(乌梢蛇、黄芪、知母、蜈蚣、川乌、草乌、地龙、摇竹消、淫羊藿、威灵仙、三七、鹿角片、甘草、生地)治疗类风关58例,其中治愈25例,显效19例,进步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易希园用三藤饮(祁蛇、炮山甲、当归、白芍、黄芪、熟地、丁公藤、桂枝、桃仁、威灵仙、制川乌、乳香、没药、甘草、鸡血藤、青风藤、全蝎)加减治疗类风关34例,近愈3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李跃华用补肾通痹汤(羌活、独活、桑寄生、茯苓、川芎、当归、生地、海风藤、制川乌、制草乌、细辛、蜈蚣、僵蚕、白芍、威灵仙、甘草为基本方)治疗老年类风关80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5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