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561521
延迟间隔和提取条件对短时错误记忆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1期
     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对反应时也进行相应的分析,反应时行为结果见表1。

    短延迟间隔下,对L&UL、和L&L条件下的相关诱词及T&L条件下的靶词判断为“旧”的时间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条件主效应显著.F(2,60) =21.03,p<0.001,事后比较发现,L&L条件相关诱词误报的反应时显著长于T&L条件靶词击中反应时(MD=399,p<0.001),也显著长于L&UL条件中诱词误报的反应时(MD=399,p<0.001),而后两个条件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L&UL和L&L条件下的判断为“新”的反应时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没有显著差异,f(30):1.07,p>0.05。

    长延迟间隔,也相应的对L&UL、 L&L和T&L三种条件下判断为“旧”的反应时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条件主效应不显著,F(2,60)=1.21,p>0.05。对L&UL和L&L条件下的判断为“新”的反应时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也没有显著差异,t (30) =0.98,p>0.05。

    长短延迟间隔下反应时的比较。对长短延迟间隔下L&UL、L&L和T&L三种条件中判断为“旧”的反应时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反应时的条件主效应显著,F(2,60) =11.78,p<0.001;延迟主效应显著,F(1,30) =4.07,p=0.05;交互作用显著,F(2,60) =4.38,p<0.05。进一步事后比较发现,L&UL条件中,长延迟下相关诱词误报反应时显著长于短延迟条件,t (30) =2.25,p<0.05;L&L条件中,诱词误报反应时间没有显著的延迟差异,t(30) =0.52,p>0.05;但T&L条件下,长延迟下靶词击中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短延迟条件,t(30)=3.93,p<0.001。

    4 讨论

    本文检验的假设是:提取条件和延迟间隔对短时错误记忆的产生有交互作用,提取条件的有效性和细节信息的遗忘可能都是诱发错记忆的原因。统计显示延迟间隔和提取条件确实存在交互作用,表明实验的主要结果支持了该假设。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无论短还是长延迟间隔,三个提取条件中,T&L提取条件下相关诱词的错误再认率被极大降低。 (2)延迟间隔的增加的确提高了L&UL条件下相关诱词的错误再认率,但没有影响L&L和T&L条件下诱词的错误再认率。 (3)短延迟间隔,L&L条件下相关诱词误报的反应时最长.显著长于L&UL条件中相关诱词的误报以及T&L条件下靶词击中的反应时,而长延迟间隔下这种反应时的差异消失。 (4)延迟间隔增加延长了T&L条件下靶词击中的反应时和L&UL条件中相关诱词错误再认的反应时,但没有影响L&L条件下的反应时。这些结果表明,仅在L&UL提取条件下,延迟间隔增加导致的细节遗忘才对错误记忆产生影响,而无论延迟间隔如何,恰当的提取条件都能够极大地降低短时错误记忆。说明对细节表征的遗忘并不是诱发错误记忆的唯一原因,提取条件也是关键因素。

    围绕上述结果,结合假设,在进一步讨论中尝试回答三个问题: (1)能够区别靶词和相关诱词的细节表征是否已从记忆中消失? (2)如果细节表征没有消失,是被试对细节的注意导致错误再认下降还是提取条件的有效设置提高了细节信息的通达呢? (3)细节信息随着延迟间隔的消退和提取条件两者共同对错误记忆有什么影响?最终回答短时错误记忆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同样的编码条件下,无论长、短延迟间隔.被试在L&UL和L&L条件下都产生了较高的错误记忆效应,但在T&L条件下,被试却做出了最大化地正确选择,极大地抑制了相关诱词的错误再认。该结果说明,被试对靶词和相关诱词的区分度其实很高,也可以说区分靶词和相关诱词的细节信息依然保持在记忆当中,并没有消失,在恰当的提取条件下是能够被恢复的。那么细节表征的消失就不是导致诱词错误再认的唯一原因,真实记忆的缃节信息提取失败更可能是导致错误再认发生的原因,至少在一定的提取条件下如此。

    第二.这种实验结果还有可能源自被试没有有意识的注意细节差异而不是提取条件。例如在L&UL条件下,被试可能没有关注细节差异而仅仅进行了语义上的区分,导致错误再认率较高。但是.反应时结果表明,在短延迟条件中,被试对L&L条件下相关诱词误报的反应时比T&L和L&UL条件更长,可以推测被试被积极引导,有意识的关注细节特征的差异,但是错误再认率并没有降低。短时记忆任务与长时记忆任务相比,记忆容量有限,知觉细节的记忆衰退的更慢( Cowan,2008)’同时有研究表明60秒的延迟间隔已经基本上达到了长时记忆的通达(Nessler&Mecklinger,2003)。因而,短延迟中L&L条件下长的反应时可以理解为被试确实注意到了细节差异,但是依然无法成功提取真实记忆的细节信息来进行准确判断,相反.T&L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却最低。这表明,减少错误再认应该是因为被试受益于提取阶段学过词的再次呈现,即提取条件的有效设置提高了信息的成功通达而不是对细节的有意注意。

    这些结果表明细节表征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贮在记忆中,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提取失败了,提取失败应该是短时错误记忆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结合L&L和L&UL提取条件的实验结果,本文认为提取失败可能主要源自语义相似性的前摄干扰,对这种干扰的控制失败最终导致了错误记忆的产生。近期的一项短时错误记忆的研究也支持该观点( Atkins& Reuter-Lorenz,2011)。在T&L条件下,被试能极大地抑制错误记忆的发生,并且反应时较短。可能是因为该条件下,靶词的呈现是对编码阶段刺激的复原,这种复原控制了干扰的影响。根据编码特异性原则(Tulving&Thomson,1973),这种提取条件提供了最有效的提取线索,提高了真实记忆痕迹的通达,降低了语义相似性的干扰,从而提高了记忆的精确性。所以,抑制错误记忆的关键就是提取阶段记忆信息的通达或者提取成功的几率。 (陈红 郭春彦 杨海波)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