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561520
延迟间隔和提取条件对短时错误记忆的影响(4)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1期
     第三,提取失败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延迟间隔引起的细节衰退对错误记忆也有影响。在T&L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虽然极大降低,但是并没有消失。虽然可能更多的存贮细节提取能够进一步减少这些错误再认,但是存贮细节不可能完全提取,因此,除了提取失败,T&L条件下的错误再认可能还有其他的产生原因( Cotel,Gallo,&Seamon,2008)。从保持间隔来看,长延迟间隔虽然没有影响L&L和T&L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但是提高了L&UL条件的错误再认率。因此,延迟间隔对错误再认是有贡献的,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 Gallo,2010; Weinstein,et a1.,2010)。本文队为,可能在某些提取条件下(例如L&UL条件),无有效提取线索,被试想耍重构细节很难,所以无法抑制语义信息的干扰,而延迟间隔增加则降低了细节信息通达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语义干扰的作用。但在特定提取条件下(例如T&L条件),语义干扰虽然也随着延迟增加,可由于编码复原提高了记忆中存贮信息的通达水平,干扰能够被很好的控制,因而延迟没有增加错误再认率。

    错误记忆的理论基本上都认为DRM范式诱发的错误记忆是源自真实记忆痕迹的衰退、丢失,或者编码不足(Johnson, Hashtroudi&Lindsay, 1993; Reyna& Brainerd, 1995; Roediger& McDermott, 1995;Schacter, et aL, 1998)。模糊痕迹理论(Brainerd,et a1.,2002; Reyna&Brainerd,1995)认为字表痕迹的衰退速度要快于要旨痕迹,因此导致被试依据要旨痕迹进行再认判断。但目前的实验结果表明,至少在短时错误记忆任务中细节信息并没有很快衰退,反而是特定提取条件下的提取失败在错误记忆的产生中有很大的作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与细节衰退共同影响错误记忆。这个发现与一些事件错误记忆的实验结果也是一致的,例如,犯罪嫌疑人成排站立比单个出现更能增加证人的辨认准确度(Wells&Olson, 2003);误导信息在迫选范式中基本对被试的正确选择没有影响(McCloskey&Zaragoza,1985;Zaragoza,McCloskey,&Jamis,1987);被试在靶客体图片存在时能够辨认出相似图片,最大化的做出正确选择( Guerin,Robbins, Gilmore,&Schacter,2012)。这些实验结果都对记忆痕迹消退或者消弱假设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认为错误记忆的探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测验方式。测验方式直接影响被试是否能对记忆中的细节信息成功提取,也就是说除了痕迹衰退,提取加工对错误记忆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当然,模糊痕迹理论也提出线索化的提取效应(Brainerd, et al., 2002; Reyna&Brainerd, 1995)。认为测试阶段学过项目的呈现能够导致字表痕迹的提取,而相关诱词的出现促使要旨痕迹的提取。也就是说依赖于提取信息,被试能够对字表痕迹和要旨痕迹进行不同的通达。这个观点与本文的观点不同,本文强调有效提取线索对记忆中已存贮信息的通达作用,并不区分字表痕迹还是要旨痕迹。因此,本文更强调编码特异性的观点,强调编码复原对记忆痕迹提取的促进作用,并利用提取成功来作为抑制错误记忆的方法之一,而模糊痕迹理论更注重字表痕迹和要旨痕迹的不同区分和对抗。所以,本实验的结果和观点是对模糊痕迹理论的一种补充。

    总之,本文认为,DRM范式诱发的短时错误再认是在细节信息基本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真实记忆痕迹的提取失败是错误记忆产生的主要但不是唯一原因,提取失败和细节衰退共同诱发短时错误记忆,适当提取条件下,被编码过的记忆信息恢复,使被试获得有效的提取通达,这是错误记忆减少的关键。

    5 结论

    错误再认并不是完全源于延迟间隔增加后细节信息的消失,提取时对存贮细节的通达缺失对错误记忆的产生起到很大作用。无有效提取线索的条件下,延迟间隔能够增加错误再认率;而恰当提取条件下,错误再认能够通过提高真实记忆痕迹的可通达性被极大避免,不受延迟间隔的影响。 (陈红 郭春彦 杨海波)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