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18 > 正文
编号:1161441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771kb)。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展

    -病因、病理、治疗

    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科

    张微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展

    ? 概述

    ? 溶栓概念

    ?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 神经保护治疗

    ? 急性卒中的并行治疗

    ? 溶栓治疗关键

    概述

    ? 目前认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首先是卒中单元(Stroke Unit)其次是溶栓治疗。但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间已超过6h。因此,预防卒中比治疗更重要。

    欧洲卒中单元病房走廊

    Stroke Unit

    ? Stroke Unit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生、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语言训练师和社会工作者。

    溶栓概念

    ? 溶栓治疗时间窗及用药

    ? 美国及欧洲:时间:3小时以内

    药物:r-tPA 0.9mg/kg

    ? 中国: 时间: 6小时以内

    药物: UK 100-150万单位

    r-tPA 0.9mg/kg

    溶栓概念

    溶栓治疗的对象:发病3-6小时以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CT扫描除外脑出血。

    溶栓前血压控制在180/110mmHg以下,溶栓中保持在180/95mmHg以下。

    TIA阶段积极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甚至溶栓治疗,特别是频繁发作的TIA;目前认为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的TIA应视为急性卒中。

    溶栓概念

    ? 我国陈清棠教授牵头所做国产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027例,结论提出6小时以内应用UK100-15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满意,相对安全,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应用。

    溶栓概念

    Maiza 等发现r-tPA的溶栓效果与豆纹动脉是否闭塞有关。豆纹动脉不受累者,溶栓后效果良好率为85%,倘若豆纹动脉闭塞,溶栓后效果良好率仅为45%。

    非心源性脑梗死-大血管病变

    ? 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大血管病变的基础,从主动脉到外径200微米的动脉均可发生。没有合并症的动脉硬化本身并不引起梗塞。颈动脉或颅底较大的动脉狭窄,伴随血液动力学改变或者动脉壁斑块脱落至 动脉--动脉栓塞引起脑梗死;特点为梗塞区域符合颅内较大血管分布区。

    非心源性脑梗死-小血管病变

    ? 小血管病变:颅内穿通动脉病变引起的腔隙性脑梗死;Binswanger 脑病; CAA脑梗塞;CADASIL 等都属于小动脉病。过去的概念认为"腔梗"是"良性梗死",临床研究提示,一年内的死亡率很低,但5年内的卒中死亡率是人群的4倍以上。

    心源性脑梗死

    ? 心源性脑梗死:由于房颤、风湿性瓣膜病、心室附壁血栓、心房粘液瘤、房间隔未闭等引起的脑栓塞; 目前对房颤的研究提出,随年龄增长比例增加。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 其它原因引起的脑梗死:包括夹层动脉瘤、纤维肌营养不良、血液成分改变、血凝障碍、外伤、血管炎、烟雾病、压迫性血管疾病等引起脑梗死。

    ? 未明原因的脑梗死。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临床诊断脑梗塞的患者中有45%以上是动脉-动脉性脑梗塞。动脉-动脉脑梗塞是指AS斑块破裂脱落后随血流向远心端迁移,直至卡在直径较小的动脉内无法再向前移动。这就产生了临床的脑梗塞。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 微栓学说:胆固醇碎片、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栓、小血块等微小栓子,随血流到达血管狭窄处。当血流减慢时,微栓堵塞血管形成TIA,或在受损区域聚集,最终使管腔闭塞,血流中断,形成腔隙性梗死或脑梗死。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灌流动脉发生栓塞后,不一定堵塞血管,但需要相当长时间去稳定栓子。在此期间(几小时,几天或几周),小碎片从损伤处播散(胆固醇栓),损害远端的毛细血管床。这些进行性的远端损害伴随着微栓形成过程,临床并不出现症状,渐渐地造成缺血损伤。冠脉受损形成心肌病,脑小动脉受损可形成血管性痴呆。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脑灌流的要求

    1. 脑组织所需血液占心输出量的

    10%;

    2. 经颈内动脉流量300-400ml / 分

    3. 经椎动脉流量200ml / 分

    4. 心输出量5,000 ml/ 分

    脑重是体重的2%;

    脑耗氧是全身耗氧的20%;

    脑血流量:

    CBF正常值50ml-55ml/100g/mi

    其中灰质65-75ml/100g/min

    白质35-40ml/100g/min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 当脑血管逐渐狭窄闭塞或局部血压降低等引起脑血流渐进性减少,一旦低于灌注域即可出现脑功能和结构障碍: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20ml/100g/min 缺氧,糖元无氧分解;

    19ml/100g/minEEG活动受抑制;

    15ml/100g/min皮层诱发电位消失;

    8ml/100g/min脑细胞内钾离子大量释放,此时及时恢复灌流,尚能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细胞,若不迅速恢复脑血流,则导致脑组织的不可逆损伤。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 正常人动脉压降低1.3Kpa(10mmHg),则CBF减少2-7%。局部脑缺血后,缺血中心区的脑细胞在5-8分钟内发生不可逆性坏死。此时周边半暗带区尚有大量休眠神经元,这些神经细胞虽然丧失了功能,但他们的损伤是可逆性的,倘若能在3-6小时内获得再灌流,大部分神经元可获修复。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 超过6小时,周边组织和侧枝循环仍需足够的血压来维持灌流,这样可以尽可能地使梗死面积达到最小限度。

    ? 血栓自溶的功能:18小时后开始自溶;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 发病6-24h的治疗:由于组织破坏已达到细胞水平,血管再通会造成再灌流出血,因此不选择溶栓。用脱水药同时可应用神经保护剂(胞二磷胆碱、尼莫地平、ACE抑制剂)。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3h线粒体肿胀,星形胶质细胞足突水肿,<6h 脑组织改变尚不明显,属可逆行。

    6-12h 细胞结构破坏;

    2d局部水肿;

    3d梗死灶内出现点状出血;

    缺血卒中病理生理

    ? 1w出现中心坏死;

    3w梗塞灶出现中央液化、被吞噬、移走;

    6w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77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