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1 > 正文
编号:11744072
任应秋的中医学习法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8kb)。

    任应秋的中医学习法

    伤寒论坛--医学资源交流版

    http://www.shanghan.com/bbs/thread-51927-1-1.html

    发表于 2008-11-16 16:11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学中医学的门径和方法 任应秋

    前一句是说不管学习任何科学,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正确的门路,正如于贡所说:"夫于之增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凡是一门科学都是有一堵墙隔着的,必须设法找到门径,穿墙而入,才有可能看见科学内容的富和美。后一句是说做学问必须要下刻苦工夫,学问多半都是一望无涯的汪洋大海,不具备一点牺牲精神,甘冒风险,战胜驾涛骇浪,坚定地把握着后舵,航船是不可能安全达到彼岸的。下面把我学习中医学的经过略述如次:

    一

    我十七岁开始学习中医学。在未学医之前,从四岁开始便以通读十三经为主,如《尔雅》那样难读的书,都曾熟读背诵。同时还读一些有关诗文典故的书,如《幼学故事琼林》、《龙文鞭影》、《声律敢蒙》、《唐诗三百首》、《赋学正鹄》、《少岩赋》、《清代騈文读本》、《古文观止》之类。先后凡经历十四年。教我的老师,都是清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之流,我的古汉语知识,便从此打下了基础,也是我后来学习中医学较雄厚的资本。当我赞完十三经的时候,老师许君才先生要我看张文襄的《輶轩语》,这是南皮张之洞在光绪元年(1875)作四川提督学政时写的一本"发落书",但确是当时指导读书的一本好书。其中特别是《语学》一篇,对我颇多启发。全篇主要提出如何读经、读史、读诸子、读古人文集以及通论读书五个问题。如说:"读经宜读全本,解经宜先识字,赞经宜正音读"、"读经宜明训诂、宜讲汉学、宜读国朝人经学书,宜专治一经,治经宜有次第,治经贵通大义"等,至今在我脑子里还有较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我后来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的许多方法,都是由于张文襄所影响的。尤其是他在谈到"读书宜有门径"时说:"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此事宜有师承,然师岂易得,书即师也。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周,即略知学问门径矣。"后来我终于买到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来看,果然大有收获。例如我对十三经都已背诵如流了,但我却说不出为什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又叫《四书》而《提要》则明白告诉我们:"《论语》、《孟子》,旧各为帙,《大学》、《中庸》,旧《礼记》之二篇。其编为《四书》,自宋淳熙始,其悬为令甲,则自元延佑复科学始。《明史.艺文志》别立《四书》一门。"不仅《四书》的沿革比较清楚了,同时亦知道《四书》各种注本经《四库》著录约有六十二部之多,存目还有一百零一部,真是洋洋大观。更有意义的是,在读《提要》的过程中,亦知道了《四库》著录的医家类书凡九十七部、一十八百一十六卷、存目书凡九十四部、六百八十二卷。这给我后来阅读医书提供了很好的书目索引。

    民国十八年奉先王父益桓公命,受医学于先师刘有余先生门下,先授以陈修园《公余六种》,半年内悉能背诵。又授以《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须正文与浅注同时串读。例如:"太阳主人身最外一层,有经之为病,有气之为病,主乎外,则脉应之而浮。何以谓经?《内经》云:"太阳之脉连风府,上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故其为病,头项强痛。何以为气?《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其病有因风而始恶寒者;有不因风而自恶寒者,虽有微甚,而总不离乎恶寒。盖人周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卫外之气也,若病太阳之气,则通体恶寒;若病太阳之经,则背恶寒。"这样正文和注文连串起来读,当然大大增加了诵读的工夫。好在我早已练就了背诵的基本工,在一年的时间内,便已达到指点条文的首句,便能连注串背出来的程度。有余先生腹富而口俭,不善于讲说,我必须且诵读、且理解,全凭自己下工夫。只有到理解不通时,才去请教先生。先生语言虽简,部非常中肯。他是以善用乌梅丸治杂证蜚声一时的,记得有一次侍诊,半日中曾经四次疏乌梅丸方,一用于肢厥,一用于吐逆,一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毕诊以后,问难于先生,他说:凡阳衰于下,人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皆随证施用,腹泻与肢厥两证,均阳衰于下也,故重用姜桂附辛,而去二黄;呕吐一证,气逆于申也,故多用乌梅以泄肝;消渴一证,人盛于上也,故重用黄连黄柏,去辛轻用附莒以平之。从此以后,我对乌梅丸的运用便灵活多了。诸如此类,对先生对我的诱挟是很大的。但先生毕竟是个经方学家,而不是医经学家。我的思想既受到张文襄治经诸说的影响,亦欣赏南雷黄宗羲"先穷经,后证史"的学习方法,学习中医学似乎亦应该先从经典著作下一番工夫,才可能奠定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便在刘先生的同意下,从事《灵枢》、《素问》的学习。

    二

    我治医经学的方法是,亦如读《十三经》那样,先从篇章句读下手。例如,"生气通天论"是《素问》的第三篇,主要是阐述机体中的阴阳二气是与自然界的阴阳二气息息相通的,并赖以维持其生命的健康存在。全篇可分做三大章,篇首至"气之削也"为第一章,概括叙述生气与天气的关系,人们必复做到"传精神,服天气"相与适应,以维持寿命之本。至"形乃困薄"止为第二章,包括四个小节,章首至"阳气乃竭"为第一节,阐述外感邪气伤害阳气的病变。至"郁乃痹"止为第二节,叙述阳气伤于内的病变。至"粗乃败之"句止为第三节,畅发阳气受伤、邪陷经脉的病变。第四节指出保护和调养阳气的方法。第三章亦分做四节,"气立如故"句止为第一节,说明阴阳不能偏胜的道理。至"乃生寒热"句止为第二节,敛阳气不能外固,发生一系列伤损阴精的病变。至"更伤五脏"句止为第三节,说明阳不固于外,四季都可感受外邪。最末一节畅叙阴气内伤影响各脏的病变,并提出保护阴气的方法。这一工作,我是花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此以后,我对《灵枢》、《素问》才有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其次是校勘。校勘是清人治经学最有成就的手段。它必须要具备文字学、声音学、故训学等小学的基本功,然后博览群籍,才谈得上校勘。我对此仅具备一点常识而已,但要想认真研究这两部秦汉以前的古典著作,又非通过这一手段不可。不得已,乃尽量搜集前人对两经校勘的资料,作为借鉴,辅导我进行研究。如:林亿的《新校正》、胡澍的《素问校义》、俞樾的《读书余录》、孙诒让的《札迻》、顾观光的《素问校勘记》《灵枢校勘记》张文虎的《舒艺室随笔》、于鬯的《香草续校书》、冯承熙的《校余偶识》、江南诰的《先秦韵读》、沈祖绵的《读素问臆断》以及日人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枢识》等,我部会充分利用,确是解决了不少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关于《灵枢》《素问》的注解,本来就屈指可数,全注的不外杨上善、马莳、张介宾、张志聪、黄元御五家。单注《素问》的,仅有王冰、吴昆、高世栻、张琦四家。这些注家均各有独到处,亦各有其不足的地方。如何汲取其所长,并摒弃其所短,择善而从,这就要下一番研究工夫。日人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枢识》,丹波元坚的《素问绍识》,对各注家曾有个比较选择,而且是件得较好的,足资借鉴。但衡量注家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必须结合临床现实来考虑。如《素问.阴阳别论》"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王冰注解为"气畜于上故心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6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