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资料03 > 正文
编号:11682916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动力分会场论文排版.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30页
第16页

    参见附件(490kb)。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动力分会场

    - 325 -

    ·分会场专题报告

    根据病理生理异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邹多武

    一、定义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症状,并排除

    可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症状位于脐上、胸骨下缘下、两侧锁骨中线区域,患者常表现为不适的感觉,有些患者感觉组织器官受损,有时患者没有主述腹痛而表现为特别不适;上腹部烧灼感,指症状位于脐上、胸骨下缘下、两侧锁骨中线区域,烧灼感主要指难受的灼热感;餐后饱胀,即像食物长时间潴留在胃内的

    不适感;早饱感,即进食不久患者即感到胃已充盈,而不能进常规量的饮食,以往常将这一

    症状描述为早饱,新标准用早饱感用于强调进食过程中食欲消失。出于临床研究考虑,今后

    应采用更具体的疾病名称以代替 FD,目前将 FD分为两类:(1)餐后不适综合征;(2)上腹痛

    综合征。

    FD 的诊断标准包括:有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痛或者上腹部

    烧灼感。既往的 Rome II标准中将消化不良定义为上腹痛或上腹不适,而将反流症状排除在

    外。但是,目前尚未明确腹部不适是腹痛的一种还是一个独立的症状群。而且,腹部不适也

    包括了很多的非腹痛症状,如上腹饱胀、早饱、上腹胀气或者恶心等。腹胀是一种腹部紧张

    的不适感,应与肉眼可见的腹部膨胀相鉴别。一般而言,腹胀常出现在 IBS 的病程中,很难

    精确定位,因此腹胀不是 FD 的主要症状。恶心(恶心感或欲吐感)可在 FD 或 IBS 的病程中出

    现,但常来源于中枢系统,因此也不是腹部的局部症状。至于某些患者是否会将腹胀等症状

    表诉为腹痛则取决于患者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可能也有关。烧心的定义

    已由食管委员会制定。除非放射到胸骨后,否则局限在上腹部的烧灼感不考虑为烧心。

    二、流行病学

    普通人群中每年大约 20%-30%有长期或者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症状。这些数据反映了未

    经调查的消化不良在人群中的情况。 虽然其中包括了存在烧心症状、 提示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但仅占消化不良患者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可以推测其余绝大部分患者均存在 FD。根据一些

    报道初次消化不良症状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消化不良的年发病率为 1%左右,绝大部分不明

    原因的消化不良患者在发病后有缓解期,但在长期内仍会有症状的反复发作。大约 50%的患

    者会因消化不良症状而求医。 疼痛的严重程度与焦虑(担心其他严重疾病)似乎与患者的就诊

    行为有关。

    三、诊断标准

    委员会建议按照两个层次对 FD 进行定义。目前正在进行关于更为精确的消化不良定义

    的研究;而从临床角度出发,一种普遍适用、范畴广泛的定义将 FD 分在 B1 类,而出于临床

    应用和治疗考虑,B1 类又可以细分成两种新定义的综合征:(1)餐后不适综合征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PDS):B1a;(2)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EPS):B1b。

    ㈠FD 诊断标准

    病程至少 6个月,近 3个月满足以下诊断标准

    患者至少具备下列 1 个症状:

    ① 餐后饱胀 动力分会场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326 -

    ② 早饱感

    ③ 上腹痛

    ④ 上腹烧灼感

    同时无器质性原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包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

    ㈡PDS 诊断标准

    病程至少 6个月,近 3个月满足以下诊断标准

    患者至少具备下列 1 个症状:

    ① 每周发作数次,进常规量饮食后,出现餐后饱胀

    ② 每周发作数次,因早饱感而不能进常规量饮食

    患者可以同时具有

    ①上腹胀气或餐后恶心或大量嗳气

    ③ 可同时具有 EPS 症状

    ㈢EPS 诊断标准

    病程至少 6个月,近 3个月满足以下诊断标准

    患者需同时具备下列所有条件:

    ① 每周至少 1次中度上腹痛或烧灼感

    ② 疼痛间歇发作

    ③ 不向胸部或腹部其他部位放射

    ④ 排气或排便后不能缓解

    ⑤ 不符合胆囊及肝胰壶腹扩约肌功能障碍标准

    患者可以同时具有

    ① 疼痛为烧灼样,但不是胸骨后

    ② 疼痛可在餐后诱发或减轻,但空腹时亦可发生

    ③ 可同时具有 PDS 症状

    烧心症状在食管疾病和消化不良中均极为常见, 因此很可能在食管疾病和消化不良间存

    在重叠。Rome II 定义中将以烧心为首要症状的患者从消化不良的范畴中剔除。但最近研究

    表明首要症状并不能可靠的识别 GERD 患者。GERD常常与餐后不适综合征或上腹痛综合征之

    间存在重叠,因此在临床工作和临床研究中需要认真考虑上述情况。委员会建议:经常出现

    典型的反流症状时应先临时诊断 GERD,在临床实践中,使用一种简单的调查表格可以提高

    识别烧心症状的几率。如果在给予足量的试验性抑酸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仍不能缓解,则烧

    心症状的存在并不能排除餐后不适综合征或上腹痛综合征。 临床实践中经常观察到消化不良

    与 IBS 之间存在一定的症状重叠,IBS 的存在不能排除其他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因为 IBS 对FD 的症状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只具有较小的影响。

    四、FD的病理生理

    提出 Rome III 标准的理论依据来源于:以往按照首要症状对疾病进行分类的方法存在

    一定的不足、根据三级医疗中心和普通人群中所进行的关键因素分析、临床经验和最新文献

    的报道。以前,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因或者生化结果来解释消化不良的患者都被诊断为 FD。

    委员会认为,不同级别的医疗中心、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学术机构,对 FD 这个名词缺乏统

    一的认可和解释。尽管已经有了 Rome II 标准,最近几项大规模研究仍然把烧心和反酸作为

    “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目前有不少研究表明“消化不良症候群”还可细分成数种疾病

    群。没有任何一种症状会出现在所有 FD 患者的病程中,而患者与患者之间症状的差异也相

    当显著。在普通人群和特发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所进行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 FD 不是一种同质

    性疾病。病理生理研究发现 FD 有着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的症状与不同的病理生理机

    制有关,而非某种病理生理机制能够解释所有 FD 的症状。而且,针对 FD进行治疗的研究显

    示,不同症状患者对相同的治疗有着不同的疗效。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动力分会场

    - 327 -

    在普通人群和特发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进行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 消化不良的症状通常由

    3-4 种不同症状组成。根据定义,某些症状如早饱或者餐后饱胀感是与进食有关的。大量的

    关键因素研究均发现进食相关症候群是消化不良症状的一种。系统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而非

    全部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是由进食所诱发或加重的。从病理生理和临床角度考虑,委员会建

    议将进食相关症状与进食无关症状严格区分开。 其他的关键因素研究则发现腹痛症状群和恶

    心(伴或不伴呕吐)症状群与消化不良症状相关。在一些研究中,嗳气也是与消化不良症状相

    关的一个症状群。

    研究发现餐后不适综合征主要的病理生理异常是:餐后胃底容受性舒张功能障碍,核素

    及电子气压泵研究发现其异常比例高达 4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90KB,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