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06 > 正文
编号:11682398
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64kb)。

    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重医大附一院普外科 王济明

    梗阻性黄疸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肝内外胆管机械性梗阻所致的黄疸,肝外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又需要外科治疗即为外科黄疸。包括临床上常见的结石、肿瘤、炎症、寄生虫与先天畸形等。

    ? 胆汁瘀积性黄疸(cholestasis)/梗阻性黄疸

    近年来发现肝细胞输送胆汁发生障碍,使正常量的胆汁不能进入十二指肠,虽然胆道系统不存在梗阻而生化检查及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也称胆汁瘀积性黄疸。

    ? 1、黄疸的程度和分类

    ? 正常人每天由巨噬细胞系统生成的胆红素总是为3421-5131umol,正常肝脏每小时可转化并排泄胆红素1710umol以上,比巨噬细胞系统生成胆红素的速度大10-25倍,所以正常人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在17.1umol以下。

    1.1.黄疸程度的估计

    血清胆红素 umol

    隐性黄疸: 17.1-34.2

    显性黄疸: >34.2 巩膜、皮肤、粘膜及组织器官黄染

    传统的黄疸估计方法:

    轻度黄疸 中度黄疸 重度黄疸

    血清胆红素umol/L 34.2-85.6 85.6-228.0 >228.0

    1.2.黄疸的分类:

    黄疸分类方法较多

    溶血性

    病因 肝细胞性

    阻塞性

    先天性溶血性

    旁路性高胆红素血症

    Gilbert病

    竞争性结合,胆红素排泄障碍

    肝内胆汁瘀积

    肝外胆道梗阻

    胆红素在血浆里存在形式

    肝外梗阻性黄疸下列方法分类较实用:

    ⑴完全性梗阻 胰头癌、胆总管癌、肝门部胆管肿瘤、胆总管结扎。

    ⑵间断性梗阻 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胆道内寄生虫、壶腹部肿瘤。

    ⑶慢性不全性梗阻 慢性胰腺炎、胆肠吻合口狭窄、胆道运动功能紊乱。

    ⑷节段性梗阻 医源性或其它损伤、硬化性胆管炎。

    2、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方法

    2.1病史

    ●年龄、性别和家族史

    肝炎 肝硬化 结石 癌肿

    1-30岁 90%

    >40岁 20% 20% 15% 40%

    >60% 20% 30% 45%

    发病情况和症状

    黄疸的伴随症状,如肝脾肿大、腹腔肿块、皮肤斑症、尿色加深、粪色变浅、消化道出血、皮肤搔痒、恶病质、腹水都可能是黄疸病因,病变部位和黄疸性质的重要依据。

    联合应用几种影像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阻塞性黄疸是肝、胆、胰外科的一种常见症侯群,也是肝、胆、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最好体现。需要综合分析肝、胆、胰的影像资料,才能对阻塞性黄疸做出病位、病因的诊断。几种检查方法联合运用,取长补短,互相印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4.2对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评价

    ⑴B超是首选的检查。B超若发现肝内或/和肝外胆管扩张,则可以肯定为阻塞性黄疸,其正确率为99.5%。

    ⑵彩色多普勒(CDU):在B超发现梗阻后,可进一步行CDU检查,以明确病变跟周围血管关系。

    ⑶CT:B超和CT有同等的诊断价值。只是对胆管下段的梗阻,CT不受肠气的干扰,而优于B超。CT片上胆管逐渐变细,胆管壁呈环状增厚,是良性梗阻可靠且特异的CT征象。肝内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扩张胆管腔内CT值大于20Hu对良性梗阻的判断有一定帮助。而胆管突然中断,伴或不伴有肿块,胆管壁局限不规则增厚,是恶性梗阻相对可靠且特异的CT征象。

    ⑷螺旋CT比普通CT成像快,图像清晰,还可做到不同切面的成像图,显示胆管系统的立体图像,是一种有价值的非损伤性检查方法。

    ⑸胆管直接造影,PTC和ERCP对梗阻性黄疸是定位、定性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高位梗阻应用PTC,远端梗阻应用ERCP。胆管癌直接胆道造影的特征有阻塞、狭窄和息肉三型。直接胆道造影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全部胆树的照片,这对 确定诊断、判断切除的可能性和选择手术方式都有重要的价值。

    ⑹内镜超声:对于胆管下段的梗阻、壶腹周围癌或胰头癌,近年来用内镜超声(EUS)可获得比经腹超声更为祥细的资料。

    ⑺血管造影(ASD):对怀疑胆管癌者可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⑻核素显像:常用131I(碘)和99Tc(锝),优点是在肝功能受损,血清胆红素中度升高时亦可应用。

    ⑼磁共振成像:MRI和CT的效果相当。新近发展的磁共振胆道成像术(MRC)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术(MRCP)即利用三维立体成像术获取整个胆树和胰管在冠状面上的影像。对胆管下端梗阻再次手术者,胆肠吻合术后梗阻、胆管的损伤、肝移植后胆道病变,能得到有效而准确的诊断。

    上述方法可视医院的具体条件,灵活选择使用,原则上先行无创性检查,首先B超,经综合分析肝、胆、胰B超图像,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部位做出诊断。几种影像检查方法联合应用、互相印证,各取所长,在手术前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程度、性质和病因,做出明细诊断是完全可能的。

    3、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分析与鉴别诊断

    3.1内、外科黄疸的鉴别诊断

    外科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胆管内病变:结石、寄生虫;胆管壁病变:胆管狭窄、胆管癌、壶腹癌、胆管炎等;胆管外病变有胰头癌、胰腺炎、肝门淋巴结转移压迫等。

    内科黄疸常见病因,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妊娠性黄疸、肝内胆汁瘀积症、硬化性胆管炎。

    ●梗阻性黄疸只是临床上一个征象,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梗阻性黄疸和胆道梗阻已不是同一个概念。

    ●根据胆管是否扩张,胆囊是否胀大,可以鉴别内、外科黄疸。B超和CT对诊断胆管扩张的正确率达95%以上,只要B超/CT显示胆管扩张(包括胆囊胀大),就可诊断为外科黄疸,而除外内科黄疸。

    ●临床上有些特殊情况值得注意。

    3.2判断梗阻的部位

    在胆道梗阻后,在梗阻的近端有胆管扩张,在扩张与不扩张的交界处,即为梗阻的部位。

    ●根据胆管阻塞部位,CT可分为5个类型:⑴肝内胆管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⑵上段(肝门区)胆管梗阻:肝内胆管呈树枝状扩张。

    ⑶中段(胰上段)胆管梗阻:肝内胆管呈树枝状扩张、肝外胆管亦扩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64kb)